本文目录
怎样把知了变成蝉
蝉的生长过程:
每年的6~7月会从蛹变成成虫然后在短短的数日内产卵,从卵开始,到若虫在地底生活的过程,一直到最后一次脱壳变成成虫,在树上大鸣大放,这段时间通常有一到两年。
其中在蝉类里它们的幼虫又称为“若虫”,它们的雄蝉会发出声音吸引雌蝉来跟他交配,它在用它那根尖尖的产卵管,插近树中产卵,直到第二年幼虫才会孵出,再在土中生活几年甚至十几年后才能破土而出。
在漫长的生活中它们要经历很多次的脱壳后一次脱壳也是它成为成虫的时候,成为成虫时它会发出声音,而雄蝉发出的声音便是以每秒上百次的高频率,不断地震动著位於腹部的两片鼓状膜,来发出尖锐响亮的声音。这种声音有助於雌蝉确定适合交配的雄蝉的位置。

扩展资料:
会鸣的蝉是雄蝉,它的发音器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并且能轮流利用各种不同的声调激昂高歌。因为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
蝉其皮曰蝉蜕,富含甲壳素、异黄质蝶呤、赤蝶呤、腺苷三磷酸酶,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咳嗽音哑。咽喉肿痛。风疹瘙痒、目赤目翳、破伤风、小儿惊痫、夜哭不止等症,据《中国药材学》记载,还有益精壮阳、止咳生津、保肺益肾、抗菌降压、治秃抑病待等作用。
蚱蝉老熟若虫变化为成虫时,羽化蜕除的外壳称蝉蜕,又称“蝉蜕”或“蝉皮”,其主要成分含甲壳素及蛋白质,味甘、咸、寒,入肺、肝经,是重要的辛凉解表中药。
知了性寒、味香,具有散风宣肺、解热定惊等功能。知了营养丰富,味道好,成为时髦的美味佳肴,可以在幼虫变成蝉之前煎炸食用,也可先用食用盐腌制后煎炸食用。
蝉体含营养物质丰富,干基蛋白含量在70%以上,脂肪约7%,维生素及各种有益微量元素均高于一般肉类食品,可称其为当今食品中蛋白王。
蚱蝉又叫知了,其蝉蜕及雄蝉都可以入药。刚出土的老龄幼虫营养丰富,虫体蛋白质含量58-58%、脂肪含量10-32%。这几年已把蝉摆上餐桌,作为保健食品,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愈来愈高。每只鲜蝉0.3-0.5元。
仅靠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需要,所以今已开始人工饲养,有关人士认为,蝉将成为人类重要的绿色食品之一。人工养蝉投资小、技术容易掌握、省工时、高效益、无风险,是农村新的致富项目。
参考资料:
知了是什么样子的图片
蝉,通常又叫做"知了"。蝉是完全变态昆虫,它的一生可分为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完成整个生长周期需要3的年时间。蝉的若虫期又叫蝉猴、知了猴或蝉龟,营养丰富,不但是传统中药,而且还是很好的小吃哦。
生活特性:交配后的雌蝉在树的嫩枝上用针状产卵器,刺破树皮,将卵产在嫩树枝内,树枝被刺伤后因水分供应不上而枯萎死亡。死亡后,便借风雨的作用跌落在树下,逐渐被掩埋于土中,卵孵化成若虫后便吸附在树根上吸食树汁为生,经2~3年时间若虫生长发育成熟,在每年的夏至后,如下了透雨水,便很快地从土中钻出地面.出土后约经2~4小时,成熟的若虫——蝉猴便蜕皮变为成虫——蝉。蝉依然是依靠吸食树木汁液为食,在炎热的夏天,它在树上发出很嘈杂的叫声。
卵的采集:在阳光充足的天气里,雌蝉多集中在枝叶葱绿繁茂的杨柳树和苹果树的当年生枝条上产卵,又特别喜欢在白柳条上产卵,产卵后的树枝 3~10天便自行枯萎,仔细观察便会看到有颗粒状的卵粒附着在枯萎的树枝上,一棵卵枝内大约有蝉卵50~100粒不等。如果你有耐心从卵开始饲养,那么就把附着卵粒的枝条摘下来,即可做为孵化的种苗。
埋植场地:你可以把枝条埋在花园里,最好选择在杨柳树林,老苹果园和白柳条丛生的河滩地带。但是花盆中可不行。每平方米可埋植2~3枝卵枝,土质要求不沙化、不板结,无蚂蚁、鼹鼠,疏松湿润壤土地带,还可选上年出蝉猴较多的地方做埋植卵枝的场地。
蝉的生长过程是怎么样的图片
蝉的生长过程有四个阶段,分别是蝉卵、幼虫、蛹、成虫。
1、蝉卵
蝉每年的6-7月会从蛹变成成虫,然后在短短的数日内产卵,卵在第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6月下旬孵化活动结束,多在白天下午孵化,占80%左右,夜间孵化较少,约为20%,卵期接近300天。

2、幼虫
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有一对强壮的开掘前足,在寄主植物根部吸食汁液,活动性较小,通常会在土中待几年或十几年,秋后温度下降,便钻入深土层中越冬,春暖后又向上迁移至树根附近活动,一年中以5月份在土中的若虫数量最多。

3、蛹
蝉的成熟幼虫,于5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从土中钻出来,蜕皮羽化为成虫。

4、成虫
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出现盛期,10月上旬为末期,成虫羽化后20天左右交尾产卵,6月下旬开始产卵,6月底至8月下旬为成虫产卵盛期,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产卵末期,终见期为11月上旬。

蝉是从地里“长出来”的:
蝉是由蝉进化而来,那么蝉又是从何而来呢?蝉猴蜕变为蝉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繁衍后代,它的外壳会留在树干上,属于中药材。雌蝉寻找细长、表面光滑、干枯的枝条,枝条要垂直,并有薄木和丰富的木髓。
雌性蝉将产卵管插入一根大约1厘米长的卵管中,产卵约10枚,长约10厘米,再产卵10枚,如此反复,产卵三四百枚。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卵都能存活下来,它们会把自己的卵放在蝉的卵里,然后把蝉卵作为食物。
秋天的时候,蝉的幼虫会从孔洞里钻出来,当它从洞里钻出来的时候,它的外壳就会立刻裂开,这是第一次蜕皮,像一只小小的白色跳骚。当身体的颜色逐渐变成琥珀色的时候,它就掉到了地上。它用前爪挖洞,在潮湿的深坑里钻,在饥饿的时候吸收树根中的养分,在地下生活了四年,直到长成“蝉猴”。
蝉是由什么昆虫演变的呢
知了狗
幼蝉猴
“复育”是刚钻出土的蝉
注意这里有一些错误认识,导致人们认为金龟子或蜣螂的幼虫是蝉的幼虫:
古人没见过蝉的幼虫是如何到达地下的,便认定蝉是由蜣螂或金龟子的幼虫变化而来。“蜣螂化蝉”的传说在古代广为流传,连以严谨著称的《论衡》也说:“蛴螬化为复育,复育转为蝉。”“蛴螬”就是金龟子幼虫。
所以说“蛴螬”或“屎壳郎”是蝉的幼虫是错误的。
以上就是关于蝉是什么变的,怎样把知了变成蝉的全部内容,以及蝉是什么变的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pg电子平台的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63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229904240@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