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红的准确位置图片隐白视频
位置不同。断红穴在手指第2、3掌骨之间,指端下一寸;隐白穴是经穴,位于足大趾内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位置不同
断红穴在手指第2、3掌骨之间,指端下一寸,是经外奇穴。该穴名意指脾经体内经脉的阳热之气由本穴外出脾经体表经脉。本穴有地部孔隙与脾经体内经脉相连,穴内气血为脾经体内经脉外传之气,因气为蒸发外出,有不被人所觉察之态,如隐秘之象,故名。
隐白穴是经穴,位于足大趾内侧,指甲根角旁0.1寸,隐白穴是十四经穴。
治疗的时候建议先用隐白穴治疗效果会更好,均是治疗月经过多崩漏的等妇科疾病以及便血,所以可先灸隐白再灸断红,这样更合适。
左右隐白的作用
隐白穴,是治疗月经过多、崩漏的要穴,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根角旁0.1寸,主治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
崩漏有哪些辅助疗法呢
①单方验方:补骨脂、赤石脂各等量研细末,每日3次,每次服3克。适用于偏肾阳虚症。
蚕砂炒炭研细,每服6克,黄酒送下。
云南白药,按照说明书服用。
②针灸疗法:断红穴:二、三掌骨之间,指端下1寸,先针后灸,留针20分钟,有减少血量的作用。
体针:神阙、隐白,艾灸20分钟,一般10分钟后,血量即可减少。
耳针:子宫穴、内分泌、皮质下,针刺,留针15~20分钟。
患此症者宜避炎暑高温,少食辛烈香燥之物,及辛温暖宫之剂或寒凉凝血、滞血之药物,忌吃生冷饮食;出血期间不宜涉水冒雨、过度疲劳和剧烈运动,必要时应卧床休息或住院治疗。患病期间应严禁房事,加强营养。
月经艾灸什么部位最好
1 月经哪些人可以艾灸 月经期是可以艾灸的。一部分女性在经期艾灸后会出现不适症状,像是每次灸后出现血量过多、经期过长、血液多为鲜红,除了这种情况不宜在经期艾灸外。其他人都可以放心在经期艾灸,可收获比平时更好的疗效。
附:经期艾灸后出血过多可通过重灸断红和隐白来止血,若不可控制,及时就医。
2 月经艾灸哪些部位
艾灸腹部穴位大都有调理脏腑气血的功能,月经期间艾灸腹部穴位对于月经不调等相关病证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水分: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天枢: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气海: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关元: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中极: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附:针灸取穴多用同身寸法,患者拇指指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者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食指与中指并拢为1.5寸。
3 月经期间艾灸配穴会有不同效果 ①减脂瘦身
艾灸穴位:中脘、天枢、水分、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手法:艾条温和灸。
示例:受灸者仰卧,注意关好门窗防止受凉,掀开腹部衣物充分暴露穴位后,持点燃艾条垂直悬起于穴位之上,离皮肤3~4厘米,以受者觉得温热舒服、微有热痛感为度,由上至下,每穴灸3~5分钟,由上至下,依次灸中脘、天枢、水分、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②痛经
艾灸穴位:气海、关元、中极、三阴交
操作手法:艾条温和灸
③月经不调
艾灸穴位:关元、子宫、血海、三阴交穴
操作手法:艾条温和灸或隔姜灸
4 艾灸操作手法及疗程 ①艾条温和灸
持点燃艾条垂直悬起于穴位之上,离皮肤3~4厘米,以受者觉得温热舒服、微有热痛感为度,每穴灸3~5分钟。
②艾柱隔姜灸
选取新鲜老姜,沿生姜纤维纵向切取,切成0.2~0.5厘米的姜片,把姜片放在所选穴位上,置艾柱(或切段的艾条)于其上点燃,待受者感到局部有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并换艾柱再灸,每穴灸3~5壮。
③疗程
每日灸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天。一般3~5个疗程,长则6~10个疗程。
以上就是关于断红和隐白有什么区别 ,断红的准确位置图片隐白视频的全部内容,以及断红和隐白有什么区别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pg电子平台的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63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229904240@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